建筑防水工程中存在着低于成本的最低价中标,这不但为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的产品提供了生存土壤,也严重扰乱了市场,阻碍正当竞争,甚至降低产品质量,加剧了行业的混乱情况。因此,防水工程需要严防最低价中标,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最低价中标”导致防水行业乱象加剧
1、建筑渗漏房屋局部出现了渗水现象,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更威胁着建筑物的“生命安全”。此外,即便经过维修,二次、三次渗漏的现象仍旧是“家常便饭”,持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
2、当前在我国建筑行业中普遍存在的“最低价中标”现象,无疑从多方面加剧了建筑物穿着“皇帝的新衣”的现象。所谓“最低价中标”,简单地说,就是在招标投标时,谁的报价最低,就由谁中标的评标方法。最低价中标本是为了节约建设资金,但实际执行后却引发了不少问题。
二:“最低价中标”有哪些危害?
1、后果就是大量劣质甚至不具备防水性能的防水材料参与到建筑工程建设中来,不符合国家标准甚至没有标准可依的产品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在进行施工作业时,较之经过培训的有经验的工人,工程承包方更倾向于选择未经过专门的防水作业培训的工人,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粗放作业。
2、毫无疑问,最低价中标给建筑开发商提供了一定的方便,带来了相当的利润。但其后续的破坏力却更为强烈:建筑落成后,渗漏不止,投诉不断,影响了企业口碑;因渗漏引发的建筑安全问题始终难以解决;二次维修或翻修投入大量的资金,甚至高于建设时防水工程的投入金额,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
三:如何防范最低价中标行为?
1、严把市场准入关,健全市场清出机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市场各主体的管理和约束。对于有挂靠、转包、买标、卖标、围标、串标、偷工减料等非法行为,或者发生工程质量、安全事故,以及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或者个人,都要严肃依法作出罚款、降低资质等级、停业整顿或吊销资质证书等处罚。
2、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工程质量检测、建筑司法鉴定、保险代理等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建立健全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以及招标代理机构责任制、质量问题终身追究制等法律法规。
3、相关的政府文件及有关专家的经验等制定出招标工程的成本价格,以此作为整个招标工程的指导依据,切不可自己没有成本价格,受制于人,谁的中标价格低,谁就可以中标,是万万要不得。
4、“建立诚信体系,健全失信惩罚机制对于防范‘最低价中标’带来的不良后果也十分重要。对那些信誉好、管理完善、有可靠机制的单位列为诚信单位,在投标时给予优惠,对那些不讲信誉、管理差、偷工减料的单位列入黑名单,踢出招投标市场。”
在防水工程中防范最低价中标的行为,不仅有利于优质防水材料的推广和应用,推进防水材料生产企业进行工艺创新,施工承包商强化工人技能培训和工法改造,更有助于解决现有的建筑渗漏难题,提升建筑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建筑商的口碑,打造优良品牌。因此,防范恶意“最低价中标”势在必行。